杠杆炒股开户
1972年的一个傍晚,毛主席坐在中南海的办公室里抽着烟,眉头紧锁。
了解他的人都知道,近两年为了身体健康,主席已经很少抽烟了,他只有在心情特别苦闷时,才会用抽烟来麻痹思维。
这一天的他如此难受,确实是因为遇到了一件难以排解消极情绪的事情。这件事情的主人公,是他最疼爱的小女儿李讷。
李讷从小跟在毛主席身边长大,得他亲自教导,所以乖巧懂事,而且内敛沉静。
前些年,他一直在为了女儿的婚姻大事操心,好不容易亲眼见到李讷步入婚姻殿堂,却怎料这段婚姻让女儿遍体鳞伤。
毛主席身边的警卫员张耀祠前往探望后,回来汇报的情况让他心疼得落泪。作为父亲,他能做的事情只有默默的支持,所以让张耀祠给大娃娃送去了8000块钱。
第一段婚姻究竟给李讷带来了什么?
这对父女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感人故事?
父女情深,时常牵挂
1970年,毛主席身边最小的女儿李讷被他派到了江西,成为了当地的一名劳动干部。对于送走女儿这个决定,毛主席很不舍。
但是作为父亲,他更希望女儿能够成长为对这个国家有用的人,能有机会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发挥自己的价值。
父女初初分别时,主席时常对李讷惦念不已。好像每一位父亲母亲在刚刚和成年的孩子分别时,都会经历一段这样的阵痛。说是分离焦虑也好,又或者是牵挂不舍也罢,总之这样的情绪从本质上来说,还是源于两人之间感情深厚。
怎么能不深厚呢?她可是在毛主席身边从小长到大的小女儿呀。
1940年,李讷向世界发出了第一声问候。
此时的毛主席已经47岁,所以眼前皱皱巴巴的小姑娘算是她的老来得女,因此心中的疼惜更甚。他把小小软软的一团抱在怀中,历经风雨的大人物,竟然一时之间连手脚都不知道该怎么放。
毛主席回忆起那段岁月,内心有着数不清的怀念。那时候的小姑娘一天一个样,他每天都在旁边看着,把小姑娘当成掌上明珠一样疼爱。
他将李讷称为“大娃娃”,还对孩子说:“不管你长到多大,你永远都是爸爸心中需要疼爱的娃娃。”
不过他有时又是个严厉的父亲,特别是在1949年李讷上小学之后。
第一天上学时,李讷在家中哭闹,想要搭乘父亲的私家车去学校。毛主席一开始还在好言好语讲道理,告诉女儿,这不是他的私家车,是他外出工作时才能坐的车。
可九岁的小姑娘哪里懂得这些道理,还是一个劲儿地哭闹。这时候,主席身边的警卫员李银桥都不忍心了,便劝主席顺了小姑娘的心意。
主席义正言辞地告诉李银桥和身边的大家:
“这个车开了出去,以后谁都知道她是我的女儿。我可以做到把她当成普通小孩来看,但是我管不住别人对她特殊优待。她还没有对这个社会做出过任何贡献,那就没有资格受优待。”
李讷或许是第一次看到父亲如此生气的模样,霎时也不敢再闹,乖乖出门上学去了。
尽管这时候只有九岁,但李讷却把这事儿记了一辈子。她总是对别人说:
“从这个时候开始,我把父亲的话永远记在了心中,我和其他人没有什么两样,别人能吃的苦,我也一定能吃。”
果然,后来的李讷再也没有做出过如此任性之事,也从不轻易向别人透露她的真实身份。父亲还告诉她,老师如果问到家长的职业,她随便说工人还是农民都行,其余的就不要多话。
毛主席对李讷的教育总是这么张弛有度,该疼爱的时候自然关心,但是该严厉的时候也绝不手软。在这样优秀的家庭教育之下,李讷成长为了一位乖巧懂事又优秀的姑娘。
1959年,她考上了北京大学,不能再时常陪伴父亲。她的不舍,来源于父亲的不易。自从1950年11月大哥牺牲之后,父亲就越发孤独,对孩子们的情感需要也就更多。
对于李讷的不舍,毛主席只是说:
“重情重义是好事,但是我希望你不要被情感牵绊住前进的脚步。你要学习,要成长,要变成对我们的国家有用的人。所以你得离开爸爸的身边,去闯生活的难关。”
李讷在大学表现优异,并且遗传了父亲的文字功底,所以1966年,她用了化名“肖力”,开始投入到《解放军报》的编撰工作当中。当她有了经济独立的能力时,毛主席也停止了对她的供养。
他就像天下每一位关心子女的普通父亲一样,表面上说着让孩子独立,但实际上又忍不住偷偷挂念。父母之爱子,则为之计深远。
虽然李讷懂事,但毛主席心中其实也有操心的事情。
婚姻失败,父亲挂念
自从李讷开始工作之后,毛主席就会旁敲侧击地询问女儿感情的状况。一个八卦老父亲的形象,就这么跃然纸上。
他其实一直很担心小女儿的性格,李讷从小就内敛,平时不爱说话,喜欢一个人闷着看书。
在别的孩子都特别好动的年纪,她反而宁愿闷在家里做自己的事情。虽然小时候不让人操心,但是李讷长大后还是这个性格,毛主席肯定就有些着急了。
于是1970年,他才会让女儿独自去江西工作。他希望李讷能够走出舒适圈,去新的地方结识新的人,发展出新的人际关系,最好再来一段自由恋爱,拥有一个幸福的小家。
毛主席的设想很快变成了现实,李讷在江西认识了徐宁。
徐宁虽然文化程度不算太高,但是干活特别踏实卖力,他和李讷一起劳动时,也常常会主动伸手帮忙。旁边的人都打趣:这俩人看起来可般配了。
同年8月,他们二人都认为相处的程度已经够了,所以分别向家里汇报了自己想要结婚的意愿。李讷的母亲不同意,害怕两人差距太大,李讷在婚后可能会受伤。但是主席却支持女儿的决定,支持自由恋爱,他从来不是会直接干预孩子人生大事的父亲。
可谁知道,李讷母亲在婚前说的话,最后却一语成谶。
1971年,二人正式结结婚。李讷和徐宁结婚之后,逐渐感受到了双方的不合。这份不合并不来自感情,而是来自双方的性格和处事方式。
李讷是个喜欢安静的女子,所以在工作之余,她更愿意回到家中做做家务,写写毛笔字,看看书。
但是徐宁更向往热闹的烟火气,所以他时常跟朋友出去喝酒聊天,有时也要硬拉着李讷一起出门。可是李讷在朋友聚会时的表现,却又让徐宁觉得有些木讷。婚后半年,两人逐渐无话可说。李讷的思想境界,徐宁根本无法达到,李讷平平常常的一句话,也可能会被徐宁认为在掉书袋。李讷从未有一刻如此清晰地认识到,文化差异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。
1972年,他们二人正式宣布离婚,刚出生不久的儿子归李讷抚养。孤儿寡母,个中辛酸可想而知。
远在北京的毛主席当然时刻关注着女儿的生活状态,他对于李讷此刻的处境心痛不已。碍于工作在身,他没有办法亲自前去探望,就让身边的警卫员张耀祠代他走一趟。
在张耀祠的印象当中,李讷还是那个被主席捧在心尖尖上的姑娘,可是当他来到江西李讷的家中,看到眼前的情景时,他却突然红了双眼。
李讷抱着孩子来给他开门,家中没有其他人在。房子里的一切都布置得十分简陋,但好在干净整洁。不过张耀祠也能明显看得出来,李讷的生活水平很不好。
以前那个双颊圆润的小姑娘,如今却肉眼可见得瘦削,眼眶凹陷,形容憔悴。
看到远道而来的亲人,李讷再也装不了坚强:“您能回去告诉爸爸,让他帮帮我吗?”
张耀祠除了点头,一句话也说不出来。眼前的姑娘也是他看着长大的,所以他的心里也特别不好受。作为一个外人尚且如此,那么毛主席这个父亲心中该有多么难过,可见一斑。
及时关心,走出困境
回到北京之后,张耀祠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毛主席。
那一天听完汇报,毛主席的眉头就没有平坦过。他独自一人待在办公室,烟抽了一根又一根,可内心的悲伤还是无法排解,以至于默默垂下泪来。
他最疼爱的小女儿,他的大娃娃,如今成了一个母亲,吃了这么多的苦。这种感觉,就像自己心爱的明珠蒙了尘,遗憾和痛苦一起袭来,让人招架不住。
知道了女儿的困境,父亲自然不可能坐视不理。于是毛主席告诉张耀祠,从自己的稿费中抽出8000元,给李讷寄过去。
“等等,再多抽两份8000。我有三个孩子,一碗水要端平,给岸青和李敏分别送一份过去。”
不得不说,毛主席作为父亲,实在是做到了极致。或许是早年间忙于工作,对孩子们有所疏忽,所以后来的他对他们更加关心,一腔父爱溢于言表。
毛主席的工资本就不多,而且每个月都有固定的安排,所以给孩子们的援助也只能从稿费中抽,并且这也是唯一一次。
他认为他的稿费取自于人民群众,自然也应当用于人民群众,所以平常都会拿这笔钱去救济穷苦的老百姓。
再说李讷这边,她拿到父亲寄来的经济援助之后,忍不住抱着儿子痛哭失声。从小到大,她很少给家里添麻烦,可这一次却还要劳动父亲帮忙,内心实在是愧疚难当。
一个孩子懂事了,偶尔要颗糖吃,自己都会觉得些许难受。
作为一个成年人,她不能再麻烦家人为她操心了。所以她逼迫自己尽快从困境中走出来,积极投入工作当中。
至于孩子,平时可以用父亲给的钱请保姆来照顾,她还是要走向社会,去实现自己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。
父女二人各自忙碌,但心中对彼此的惦记只多不少。他们常常会通信,告诉对方近况。一有时间,李讷也会带着孩子回北京去探望毛主席。
可天下无不散之宴席,亲人之间的缘分本就只是目送,目送着对方的背影渐行渐远。
1976年,那是李讷至今都不敢仔细回想的噩梦般的一年。这一年的9月9日,毛主席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段历程。他一直牵挂的小女儿,却没能及时赶回,没能见他最后一面。
这件事情始终是李讷心中的遗憾,多年过去也无法释怀。提起父亲,她的双眼会立刻盈满泪水。
许多年来,她孤身一人抚养儿子。如今父亲去世,她的亲人又少了一个,踽踽独行,茕茕孑立。
不忍见李讷如此孤独,李银桥为她介绍了一个男子——王景清。
王景清之前在毛主席身边工作,后来被外派,提了干,能力很突出。而且,王景清也吃过没文化的亏,所以这些年一直在学习进步,完全可以和李讷沟通交流。
李讷答应了和王景清见面,对方忠厚直爽,比她大13岁,很会照顾人,非常体贴。一来二去,彼此都能够填补对方在情感上的空缺,所以便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。
看到李讷终于能够过上稳定幸福的生活,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和朋友都放下了心。她的父亲虽然已经离去,但父亲留给她的关爱还一直延续着,因此她时刻感觉自己处于温暖当中。
结语
父爱如山,无言而厚重。毛主席对李讷的疼爱,体现在以身作则的榜样力量中,体现在兼具了慈爱和严格的教育中,体现在时时刻刻的牵肠挂肚中。看到这样一位作为父亲而存在的毛主席,我们仿佛能透过他身上伟人的光环,看到他更加立体而鲜活的形象。他不是神,他的爱比神更重。
发布于:天津市